当代艺术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前卫艺术,在近两三年的艺术市场中成为了主角,其价格迅速拉升,屡创新高。这让很多人在不能理解的同时,再度面对未来市场战战兢兢。
中国的开放程度及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带动了文化上的交流。自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至今的中国当代艺术,特别是前卫观念艺术,在不断被海外艺术机构、媒体、展览及市场所追逐的过程中,热度逐年升温。特别是近两三年,在海内外拍卖市场的表现,价格纪录屡次被刷新,使得国人在一知半解地了解当代艺术的过程中,热情与日俱增。藏家、经纪人、策展人、画廊业、博览会等等相继向当代艺术及艺术家们抛出了绣球,仿佛瞬间大家对当代艺术恍然大悟,并努力地阅读。随之而来的海外资金、艺术媒体的介入带动了国人进场,价格的一路飚升,眼球经济的效应,形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品交易的繁盛期。在这个经济上升期,出现了一些国人意想不到的现象。
这种现象首先表现在时间短而价格成数倍增长。价格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消费日益升温的社会中,价格被放大之后便成为人们热衷的焦点。此时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才刚刚起步,市场的批评尚未健全和形成判断的尺度,批评市场的声音便随之而来。一个健全的市场建设需要冷静、客观、善意的批评和扶持,而非恶意地捧杀。中国的当代艺术以独立的板块出现不到三年的时间,还尚未经过时间的沉淀,便遭遇到价格的放大,新进场的机构、基金、藏家们被价格热潮所带动,对艺术家及作品在今后艺术市场上的短期利润回报预期不断地提升,从而降低了对作品价值本身的评判要求。在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又给市场带来了盲动。想必,中国当代艺术在交易市场上要得到稳健的发展,还需一个时间上的周期与再认识过程。
作为艺术家的劳动成果——艺术作品,在走出艺术家工作室之后,便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极少数的作品能有幸进入到美术馆和机构,成为相对终极的收藏。而大多数作品则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到流通领域,只是所被持有的时间长短不一,所产生的价格与社会影响不同而已。因此,当艺术家理解并认可这种方式的时候,便要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作品的出炉与去向,而这种约束力来自于艺术家自身。艺术家的职业化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商业化在加速了艺术品流通的同时,也加速了艺术家的创作,这对于艺术家和艺术创作可谓喜忧参半。日渐成长和成熟的艺术市场和商业化,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所要面对的现实。
资本进入艺术市场,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长期的关注,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的行为;而短期的则可视为是一种投机获利。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都将依赖对艺术品的准确判断和把握。对于长期投资,资金是逐步进入的,人们应该将视线锁定在相对关注的品种范围内。换言之,就是将要购买的艺术品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对美术的理解程度相联系。在相关知识的储备,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对艺术品优劣判断的标准等诸多环节上加以细化和优化。如能有专业人员、行家的协助、引领,投资将更为有效。而短期的投机,从来和非理性的风险相关,必定会造成市场的虚高与泡沫。这种虚高和泡沫过后,会使参与者心里失衡,对市场的发展有害而无益。弥补这样的缺口和落差需要时间和信心的重建。
这些现象都源于“市场的推力”,无论我们认可与否,这是已存在的事实。市场的背后是大量资金的涌入,而资金又源于不同的行业和渠道,在资金运作方面不仅有成功的经验及善意的推动,同时也夹杂着一些非正常手段。投资与投机的概念在此得到了深化,这既是金钱的较量、智力的比拼、知识的考量,也是对眼光和心理的测试。价格成了兴奋剂,市场成了双刃剑。我们在为市场喝彩的同时,也要谨慎地面对市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今天,艺术已不大可能与商业、金钱无关。古典艺术的经典已被承传至今,而盖棺定论。今天是否仍有经典再被后人传承,不仅要有历史的判断与推理,而且要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和评判。历史的长河流淌至今,市场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商业的繁荣会唤醒文化,但在给人们带来利益兴奋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焦虑、浮躁、麻痹,甚至于无畏。我们看到了资本给文化、艺术带来的推动,这样的推力是史无前例的。但我们同时更要清醒地面对经济大潮将要带来的冲击。
|